日本政府帶頭瘋AI!連豬排便當都能拆解的「AI工作流」,為何吸引企業愛用?
日本企業近期積極的導入AI服務、投資新創,展現在AI領域的強大企圖心,背後原動力是什麼?
數位修復電影重返大銀幕,「VSR 影像超解析度」如何有效修復影像?
由王家衛編導的科幻愛情片《2046》在 2004 年上映,獲得第 24 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女主角等六項大獎;由侯孝賢執導的台灣歷史電影《悲情城市》在 1989 年於第 46 屆威尼斯影展首映,並獲該屆最佳影片金獅獎;大友克洋編導的科幻動畫電影《阿基拉》(AKIRA)在 1988 年於日本首映,其後在世界各地引起廣泛迴響,將日本動畫推上世界舞台。這三部截然不同的經典電影有個共同點 —— 上映超過二十年後,這些作品的 4K 數位修復版相繼重返大銀幕。
企業 AI 資料庫怎麼建?活用「知識探勘」挖寶,三步驟從海量數據撈金
過去製作一支行銷影片,大概需要花費 3 至 6 個月不等的時間,生成式 AI 問世後,最快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成。隨著生成式 AI 普及化,對個人或是企業來說,都將面對「數據海嘯」—— 也就是高度成長的資料量。
從專業技能到職涯發展規劃,科科科技「Tomorrow Lab Program」培育新一代軟體人才
2000 年後出生的 00 世代陸續投入職場,成為企業重要的生力軍。他們不但重視溝通良好的職場環境,更在乎能否獲得不斷學習成長、發揮所長的機會。
如何幫知識庫裝上 AI 大腦,讓關鍵資料一問就有?
網路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,食衣住行都能靠各種搜尋服務輕鬆解決,但當場景切換到辦公室就不見得能靠搜尋找到資料了。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,為了確認一個資料或數據出處,翻遍 Email 文字、Excel 表格、簡報圖片,甚至是會議錄影,可能花了很多時間卻還是找不到正確來源。
十年磨出團隊心法,科科科技產品開發主管分享溝通之道
十年前,分散式數據運算技術和機器學習正悄然崛起,大數據與資料科學等詞彙迅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。面對國外企業和政府積極投入相關領域的研究與發展,台灣卻僅有少數公司願意在資料分析、運算和機器學習等項目投入研究資源。那時候台灣的純軟體公司還很少,頂尖的資訊工程人才畢業後都會優先選擇出國工作,但以 KKBOX 起家的科科科技集團卻堅定地深耕在台灣,為台灣軟體開發人才庫埋下了關鍵的種子。
Stay connec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