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OpenAI推出ChatGPT後,各種生成式AI工具在全球大爆發。AI不再只是統整資料的幫手,而是裝上了大腦,擁有創意與判斷力,創作出文字與影像,甚至根據資料給出決策建議。
回顧過去1年,真正有採用AI的企業,並沒有想像中這麼多。根據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(AIF)在今年3月公布的「2023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」,有近4成企業仍在觀望。其中,又以製造業、政府等其他產業AI導入程度最低。要解讀這項數據,我認為這背後跟2大問題有關:
- 仍有許多企業的內部資料還沒數位化、雲端化,AI沒有數據可以分析及學習。
- 企業將資料數位化後,如果沒有進行「結構化」處理,AI無法有效地讀懂這些資料背後的意義。例如,數位化的資料中,手寫表單掃描存檔能否有效判讀,或是不同單位的會議紀錄,名詞、格式是否有明確定義,這些都會影響AI分析效率。
鄰近台灣的日本,從政府到民間都在積極發展生成式AI,並且已有很多實際應用的案例,這些成功案例的經驗與思維,可以作為台灣企業踏出AI轉型的參考。
日本加速AI進化,「AI工作流」重塑企業訓練效率
大約1年前,台灣企業對於AI的危機意識相當強烈,無論內外部的技術分享、嘗試導入的腳步都比較快。但過去這3個月,我發現日本企業從原本的觀望態度,轉換為非常積極的導入AI服務、投資新創。
日本之所以開始在AI領域展現強大企圖心,與政府的態度有關,日本當局積極推動AI法規制度,並於今年4月制定「以人為本」等10條原則為基礎的AI業者指南。據觀察,只要日本政府確立政策方向,日本企業都會跟進,可以預期接下來日本的AI發展會持續加速。
KKCompany耕耘日本市場多年,旗下的AI影音串流解決方案BlendVision已在客服、補教與零售產業取得成果,等於在第一線關注日本企業對於AI的需求。
現在許多產業希望透過AI提升營運效率,甚至因此產生新的「AI工作流」。例如,企業內部有各式各樣的訓練手冊、工作規章,但很少有人從頭到尾讀完。如果要將內容製作成影片,不僅成本高,還需要請專業的影像製作團隊。有了生成式AI後,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,就能利用靜態文字的資料,生成出生動的教育訓練影片。
不只如此,AI還可以理解影片的內容,協助區分章節、畫重點,提供員工最需要的訓練內容,大幅提升企業內部溝通效率。更進階的應用,是可以將企業內部大量且分散的資訊融合,例如整合各種文件、簡報與會議影像,依據主題生成對應的內訓影片,員工更能利用AI提問互動。
此外,「AI工作流」已經在日本有許多實際的案例。
企業員工數高達5.7萬人的日本客服領導品牌Altius Link ,需要確保旗下的客服人員非常熟悉產品細節,以及與客人對話的應對進退,並適時的推薦產品,當客人進線詢問時,要快速地給出正確答案。
Altius Link導入AI後,先從內部既有的資料庫萃取精華,並根據不同產品內容與情境分類,除了大量透過影片用於員工訓練外,當客人詢問產品問題時,客服也可以詢問AI Chatbot,即時獲得最佳解答,更精準的回應顧客需求,提升效率及滿意度。
拆解豬排便當製程,打造無國界工作流
在零售產業方面,日本知名的連鎖食物超市也積極嘗試導入AI ,記錄員工平時工作的錄影影像,製作成內訓的影像教材。
例如,將豬排便當的製作影像交給AI分析,拆解出細部的工作流程,再轉換成新進員工的教育訓練教材。不只如此,日本因為少子化勞動力短缺,近年大量引進不同國籍的員工,AI也能將影像教材,自動轉換不同語言的版本,方便不同母語的員工快速熟悉上手。
無論所處的產業類別,AI是所有企業無法迴避的必修課。尤其AI結合影片的多模態影音理解技術,都從上面分享的實際案例證明,可有效提升企業內外部溝通效率,並促進數位轉型。
想要踏出AI轉型第一步的企業,我會建議先將內部的資料做到數位化、結構化,並且要意識到,日後所有內部的文件資料,除了要給人類看,還要給AI看,要讓AI能夠快速的讀懂內容,可以先將內部文件的專有名詞、規範和定義一致化,並且將內容分類打好基礎。
無論使用哪一種技術,我認為最關鍵的核心問題,是企業必須先盤點出目前營運上所遇到的痛點,以及這些痛點存在於哪些情境中,再思考導入何種技術最適合解決問題,才能踏出最適合的轉型步伐。
Stay connected